主頁 > 關于我們 > 董事長專欄 > 自我突破 打破平衡求發展——寫在收到博士錄取通知之日
正在讀凱文.凱利(Kevin Kelly)《失控》的時候,收到了我的博士錄取通知書,感覺這兩者之間是如此的“有機統一”與“相互關聯”,有感而發。首先,我想說,《失控》是一本非常優秀的書(劇透一下,中文版有700多頁,是本大部頭),本書對“新生物文明”的闡述以及“數字技術”對未來的商業社會甚至人類的未來所帶來的“量變到質變”的影響,值得我們跟著作者一起去思考與探討。
讓我感觸最深的,還是本書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:共同進化,而進化的前提是:“在持久的搖搖欲墜狀態中保持“平衡”,因此提出“均衡即死亡”的觀點。從這個觀點,我想到了企業與員工、與創始人、與管理者之間的“共同進化”的關系,請注意:是“進化”,不是“進步”,“進化”就是猿進化為人,而不是猿進步為一優秀的猿。
從98年走到今天,戴思樂從當年的幾個人的簡單生態,經過與員工,管理者,創始人,供應商,客戶,同業,甚至政府職能部門等各種因素的20多年的共同進化后,變成了現在的比較復雜的生態----同時,這個生態,基本具備自我進化的能力了。參考像書中所說(我把組織變成“公司”,參見P62-P63),我們的企業也是一樣的:
首先,從基礎部門開始,一個是職能基礎部門,一個是是專業基礎部門,再一個就是以區域為單位的基礎部門,基礎部門的團隊、流程、業務模式建設好了,基本上公司的日常工作就能正常運轉了;在這個基礎上有各系統的分管技術總,銷售總,工程總,設計部以及相應的部門總以及分管的副總裁,他們能有效整合內外部資源,協助跨部門協助,提高效率,推動企業發展;在各系統之上,有企業總裁洞察商業機會,為企業指引方向,知人善用并制定合同的分配機制。但從根本上來說,“基礎部門”是關鍵,一個健康的公司生態,就是即使不依賴總裁與各系統的高管,基礎部門還是可以正常發揮作用,只是可能不能得滿分。就像我們的“企業進化,是因為戴思樂已經22歲了,經過無數在職的離職的戴思樂人的共同努力,這家公司基本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與生態,我想從微觀層代管區”,幾乎是“不管區”,因為“不管”,可能部分事務所可能失去了一些機會,總體來說,還是可以得80分的-----這也許是本書中“分布式管理”的一種“蜂群思維”的體現吧。
言歸正傳,說了這么多,跟讀博士有什么關系呀?于我而言,讀博士就是為了:自我進化,企業進化。自我進化,是因為我把這次學習機會,當成是自我生命質量提升的一個途徑,我相信這會讓我遇到更好的自己。企業進化,是因為戴思樂已經22歲了,經過無數在職的離職的戴思樂人的共同努力,這家公司基本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與生態,我想從微觀層面,從操作層面,這家公司不怎么需要我了,我們的絕大部分基礎部門根基牢固,健康良性;同時公司培養了一大批認同企業、盡忠職守、經驗豐富的基層員工與中高層干部,因此,抽身而出,可能是對戴思樂最好的愛護。同時,現在是“百年難遇的大變局”之時,商業環境瞬息萬變,我需要更好的國際視野,需要向高手學習,需要有更高的站位,以便給年輕的戴思樂注入新的元素,更好地引導團隊在守成中求變化,在堅守主業中求創新與轉型,更好的引領行業發展。
最后我想說,戴思樂是一家學習型組織,歡迎你加入學習的行列,無關學歷,關乎未來。
分享: